2020.03.25 評論
特斯拉電動車 - 火箭升空的股價

  2019年上半年,特斯拉因為長期虧損、產能無法提升、被罰款等負面因素,被迫替換董事長,市場對其的信心大幅下降,股價也從年初的300多美元,下跌到五月中的180元以下。然而,在2019下半年後,特斯拉的股價就開始大幅上漲,從五月的200元到十月的300元,再到十二月的400元,最後發了狂似的在一月底二月初達到了8、900元,這中間到底發生了哪些事呢?

圖1:特斯拉股價2019年走勢圖(來源:Investing.com)
 

  2019上半年,市場上許多人對特斯拉抱持的疑問便是,為什麼都過這麼久了還沒有盈利?雖說電動汽車的成本高,短期內無法獲利是不爭的事實;但從特斯拉2019上半年股價表現也不難看出投資人的耐心並不是無止境的;時常走低的股價,也使其成為美股中常被用來做空的標的。且長期來說,供貨不足的問題使特斯拉還無法和一般汽車廠的產量相提並論,再加上諸多負面消息,使特斯拉的股價在2019上半年時徘徊在200左右。

  然而到了10月,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季報後,狀況開始有所變化。特斯拉狂漲的緣由大致可分為三點:(1)獲利的財報(2)產能的增加(3)新產品的預期效應。

  首先,連年虧損的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季報後,財報數據為每股獲利1.86美元,獲利3420萬美元,遠超出華爾街分析師所預期的每股虧損0.24美元。也使得股價從200元美金暴漲至300元美金,盤後交易中上漲了20%,創下了自2013年以來,特斯拉最大的單日漲幅。

  除了亮眼財務表現,更重要的是,產能不足的問題似乎也在第三季的報告中得到解決,季度交付了9萬7千輛汽車,較上季成長10%以上,而累計至2019年底的交車數量達36萬7千輛,較2018年更是大幅成長50%,與過往量產、交車不順的情況截然不同。尤其是在上海開拓Model3超級工廠(Gigafactory),生產線於2019年12月正式交車,中國交貨量持續上升,也帶給投資人更進一步的信心。

  產品方面,Model3的價格較前幾車款來說相對親民,性能也領先同級,使其能在電動車市場上獲得消費者青睞,這也反映在全球亮眼的銷售量中。根據Cleantechnica網站的報導估計,2019年1月至11月之間,特斯拉在美國大約交付了12萬7千輛Model3,使其在市場上最暢銷的乘用車排行榜中獲得第九名的殊榮。

  另一款在2019年11月新發表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在發表日當天的直播中發生鐵球砸破防彈車窗的事件,讓特斯拉股票跌了6%,然而這個小插曲,卻不影響其股價一路狂漲的態勢,10月初至12月底股價漲了約7成。發表會上大出洋相的Cybertruck更在推特及各大迷因論壇上成為熱門討論的焦點,反而在發表後5天內竄出了25萬張訂單。而馬斯克還預測新一代ModelY輕型SUV,將超過特斯拉目前的Model3、S和X汽車的總銷量,利潤率還會超過Model3。

圖2:Tesla Cybertruck(來源:Tesla)
 

  到了2020年,特斯拉的成長推進力仍未消退。2020年1月30日特斯拉宣布其第四季財報,營收、淨利皆高於預期,已連續3季獲利。除此之外,其電池合作日商松下(Panasonic)也傳來好消息,「特斯拉用電池事業」首度交出單季盈餘,都是使股價持續上漲的燃料之一。

  且近年來各國政府陸續提倡環保、節能並提供相關補助,同時嚴格管制污染氣體的排放,使得各大傳統車廠看到了電動車的市場潛力,前仆後繼地加入電動車市場,想分食這一塊大餅,而特斯拉更是其中電動車的指標,為能源、電動車類題材最豐富的股票。

  這些基本面的消息也促使華爾街分析師提高對特斯拉的評比,特斯拉股價也於2020年2月中旬達到最高968.99美元,從而造就了一年內股價翻倍的傳奇。

  至於特斯拉的未來,將會何去何從呢?

  當初馬斯克在創立特斯拉時,目標不僅是建立起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司,在他的願景裡,永續能源就是未來地球最重要的能源。如今,十多年過去了,他的願望已經完成了大半,特斯拉以能源公司自許,其產品範圍除了大家熟知的電動汽車外,還囊括了家庭太陽能收集系統(SolarRoof系列)、電力儲備系統(Powerwall系列)以及企業級的電力儲備系統(Powerpack系列)等產品。

  根據CNN報導,特斯拉較不知名、目前僅佔公司營收6%的太陽能板和太陽能電池業務,將是特斯拉未來業績表現的關鍵。特斯拉的太陽能和電池業務規模,在2019年為16億美元,但到了2030年代,預計可成長至每年約800億美元;而特斯拉的汽車業務營收,在2019年則為185億美元。而隨著上海廠的落成,特斯拉也宣佈與中國寧德時代、韓國LG化學達成車用電池供應合作。這些改變,都顯示了特斯拉對於未來能源業務的重視和發展的野心。

  另一方面,去年11月,馬斯克更是宣布,計劃在德國東部布蘭登堡州格林海德(Grunheide)興建「超級工廠」(Gigafactory),預期產能為每年50萬台電動車,負責生產Model3、ModelY等車款,總投資高達44億美元,可為當地創造7,000多個工作,德國政府也將為特斯拉提供3.3億美元投資補貼。然而,不同於特斯拉在上海投資建設超級工廠,從開工建設到電動車交付僅一年,因歐洲對工業製造和生產設有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特斯拉建廠將需要經過一系列環境保護審查,是否會延誤特斯拉原定於明年年中前啟動工廠的計畫,也還充滿了變數。

  而在2020年,中國爆發肺炎疫情後,特斯拉也於2月緊急宣布暫時關閉中國所有24家門市。這起流行疫情嚴重打亂中國各地交通聯繫與供應鏈,使得特斯拉將推遲其上海超級工廠Model3的產能與交付,因此特斯拉也宣布Model3車型的增產會延遲1至1.5個星期。雖然上海工廠已陸續復工,但其復工比率不如預期,且若是疫情流行持續更久,是否會影響全球供應鏈,尤其是汽車零件的全球供應鏈是否會受到影響,目前尚不得而知。

圖3:Tesla上海超級工廠(來源:美聯社)
 

  經過了有如雲霄飛車般的2019年,特斯拉的股價由年初到年末倍增了兩倍以上,然而,針對這波漲勢也形成了相當兩極的看法,特斯拉大股東、基金經理人羅恩‧巴隆(RonBaron)看好10年內,特斯拉營收會達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而與之對立的空頭派則是警告這波利多恐難以維持,最終仍會迎來泡沫。《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麥可‧赫茲克(MichaelHiltzik)指出,雖然特斯拉市值於報導時已經僅次於豐田(Toyota),為全球汽車品牌第2名,其銷售車輛數仍遠遠低於通用汽車和福特,加上幾乎多數傳統車廠都開始投入電動車領域,難以預估其優勢還能維持多久。此外,2020年也是個充滿變數的一年,從合作廠商的更換、海外工廠的擴點、到近期的疫情影響,都為特斯拉的未來添增了許多的不確性,特斯拉的下一步會怎麼走,將決定其是否仍有維持成長態勢的動力,也逐漸成為市場上正反兩派所關注的焦點。

內容底部圖片1
內容底部圖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