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hatGPT)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對等關稅措施,陸續對中國、歐盟、越南、台灣及印度等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將重新塑造全球供應鏈與貿易秩序。市場預期作為企業估值的重要影響因素,且關稅政策的變化將對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市場風險溢酬及資本成本產生連鎖反應,進而影響企業價值的評估結果。
為何美國關稅政策會影響台灣股市?
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為全球提供關鍵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當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將間接影響中國的終端電子產品(如手機、筆電)出口數量,進而影響台灣相關企業的訂單與營收表現,因為這些產品中多數採用台灣製造的晶片與模組。
其次,市場預期心理在股市中扮演重要角色,當貿易緊張情勢升高,投資人傾向避險操作,可能出現提前賣出股票的行為,導致股價下跌。同時因為台灣股市中外資持股比例高,當全球資金尋求避險時,外資可能撤出台灣市場,轉進較為穩定的資產。
宣布美國關稅政策前後對企業評價的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04月02日宣布美國將全面提高關稅,而04月09日美國宣布暫停對部分國家課徵對等關稅90天,進一步分析在美國公布關稅政策前後,企業依市場法所估算價值的差異
以A公司為例,其主營業務為電腦主機板的生產與銷售,當年度稅後淨利為75萬元。以美國公布新關稅政策的前10個交易日的平均股價計算,該產業P/E為15.49倍;而在政策公布後,P/E則降至12.50倍。依據此範例,以P/E倍數計算,A公司未調整折溢價前的企業價值在美國關稅政策公布前後相差224.1萬元。(延伸閱讀:評價重要參數-控制權、評價重要變數-流通性折價)
(表一、最近10個營業日之平均股價;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及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註:2025/04/02為美國宣布將全面提高關稅日期。
(表二、市場法價值倍數表;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及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註:類比公司之財務資料皆為2024/12/31之年報。
(圖一、美國新關稅政策公布前後P/E變化;資料來源: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表三、市場法計算表;資料來源: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實務評價的調整策略與注意事項
從上述範例可以看出,當市場預期對產業或總體經濟感到樂觀或悲觀時,都會使市場上的價值倍數隨之波動,導致企業估值短期內出現劇烈變化。在面對短期性事件(如關稅政策、戰爭、利率變動等)所帶來的市場波動,評價實務上可以採取以下幾點調整方式來提高評價合理性:
1. 選擇合理評價基準日
可以選擇短期事件前後一段期間的價值倍數進行交叉比較,避免單日異常波動造成企業估值之高低估。
2. 觀察類比公司是否同樣受影響
若類比公司處於相同產業或供應鏈中,且同樣受到該短期性事件影響,則可藉由其價值倍數的變化,判斷此次波動是否反映整體產業趨勢或總體經濟之變化。
3. 至少使用兩種評價方法
同時使用收益法、資產法等其他評價方式交叉驗證評價結論。
結論
整體而言,短期性政策變動對企業價值評價的影響不可忽視,特別是在採用市場法進行評價時,價值倍數易受市場預期心理影響,進而導致評價結果出現明顯變化。因此,評價人員在進行實務作業時,除了關注政策事件對價值倍數的影響,也要考慮類比公司之變化情形,判斷該波動是否為產業性或總體經濟因素所致。此外,亦應結合收益法、資產法等其他評價方法進行交叉驗證,強化評價之客觀性與一致性。唯有在掌握更多市場脈動與企業基本面變動之資訊,才能於多變的外部環境中,提供更具參考價值與決策意義的評價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