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TSMC)是全球最大的獨立晶圓代工廠,為眾多科技巨頭提供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作為一家高度國際化的企業,台積電的營收主要來自美元,而其運營成本主要以非新台幣為主,因此,台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對其財務表現有顯著影響。2025年第二季開始,台幣對美元的匯率有大幅的波動,本文將探討這一匯率變動對台積電所帶來的影響。
(圖片來源:Investing.com)
匯率變動概況
在2025年04月01日至05月30日期間,新台幣對美元展現了強勁的升值趨勢。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從04月01日的33.216,急劇貶值至05月30日的29.517。在短短兩個月內,美元對新台幣貶值了約11.13%,對以美元計價營收的台灣企業構成了顯著的匯率挑戰。
台積電的外幣曝險
台積電的營收結構高度依賴美元,幾乎所有收入皆以美元計價。根據2024年報,台積電的營收有70%來自北美市場、11%來自中國大陸市場、10%來自亞太市場(不含中國大陸與日本)。這種以美元為主的營收結構,使得美元對新台幣的變動,都會直接影響其營收換算成新台幣的表現。 然而,台積電的成本結構則呈現不同的外幣曝險。超過一半的資本支出是以非新台幣支付,主要包括美元、歐元和日圓。在晶圓生產總成本中,設備成本佔比超過三分之二。由於這些先進製造設備通常是全球採購,並以美元計價,且其價格在全球範圍內是相對一致的,因此新台幣升值將有效降低這部分以新台幣計價的成本。
匯率敏感度分析
台積電於2024年年報揭示了其獲利能力對匯率波動的敏感性,美元對新台幣每貶值1%,會造成台積電的營業利益率下降0.4個百分點。這項數據反映了營收端因匯率變動而受到的負面影響,與成本端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正面影響(例如非新台幣計價資本支出成本的降低)相互抵銷後的淨效果。
將此歷史敏感度應用於2025年04月01日至05月30日的匯率變動,美元對新台幣貶值約11.13%。因此,預計此次匯率變動對營業利益率的影響為:11.13% × 0.4 = 4.452% 的下降。這項量化預估突顯了匯率波動對台積電核心獲利能力的直接壓力。儘管這是基於2024年財報的數據,但它為評估潛在的財務壓力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基準。
台積電的匯率風險管理策略
為減輕匯率波動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台積電積極運用多種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如外幣衍生性金融商品合約,包括遠期外匯合約或外匯交換合約等,以及非衍生性金融工具,例如外幣借款等,來規避非新台幣計價之貨幣性資產與負債、國外營運機構淨投資以及部分預期交易可能產生的匯率風險。
截至2025年03月31日,台積電持有的遠期外匯合約有Sell USD 69.77億美元和Sell JPY 549.8億日圓的合約。這些遠期合約通常用於對沖未來美元或日圓升值(即新台幣貶值)的風險。
(圖一、台積電未到期遠期外匯合約;資料來源:台積電2025 Q1季報)
短期財務影響總結
2025年第二季初期台幣對美元的強勢升值,將在短期內對台積電以新台幣計價的營收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並可能壓縮營業利益率。儘管部分成本降低和避險策略會提供一定緩衝,但營收換算損失的影響通常更為直接和顯著。匯兌損益的具體影響將取決於未實現外幣資產和負債的淨曝險,以及避險策略的實際效果。
全球擴廠布局與地緣政治對匯率風險的影響
台積電正積極進行全球擴廠,以分散地緣政治風險、貼近客戶。這包括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晶圓廠(已開始生產N4製程,規劃N3及2奈米或更先進製程)、在日本熊本興建兩座特殊製程晶圓廠(總投資超過200億美元),以及在德國德勒斯登建設一座以汽車和工業應用為主的特殊製程晶圓廠。
這些海外布局雖然提供了地緣政治彈性,但也引入了新的外幣曝險。台積電的匯率曝險將從主要集中於美元/新台幣,轉變為更複雜的多幣種組合,包括美元、日圓和歐元。這意味著未來的匯率風險管理將需要更為精細和多元化的策略,以應對不同貨幣對的波動,而不再僅僅是美元/新台幣。這種全球化營運模式使得匯率風險管理變得更加複雜,但也為公司提供了在不同區域市場中對沖風險的潛在機會。
參考資料:Investing.com、台積電2025 Q1 法說會簡報、台積電 2025 Q1 財報、台積電 2024 年報、MoneyD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