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根據瑞士銀行(UBS)統計,ChatGPT自從去年11月底對外釋出以後,五天內就創下一百萬用戶的成績,不到三個月活耀用戶數就已超過上億,比Instagram、TikTok等社群媒體平台的人氣竄升快速許多。目前市場對於OpenAI估值已達290億美元,OpenAI也預測未來兩年ChatGPT至少能夠產生10億美元的收入。
(圖一、根據UBS統計社群媒體平台之用戶破億所需時間排名;圖片來源: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那到底什麼是Chat GPT呢?
ChatGPT是一款由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模型,能夠模擬人類語言,具有對話、關鍵字提取、撰寫程式及基礎創作能力,但其實其基礎技術「生成式AI」早已被業界使用,只是直到ChatGPT爆紅才備受全球矚目。生成式AI之所以能夠快速成長,主要是因為生成對抗網路、擴散模型、基礎模型等深度學習技術成熟,企業可以藉由人工智能創造更大的商機。
(圖二、ChatGPT的訓練模型;圖片來源:OpenAI)
ChatGPT應用
那用戶如何運用ChatGPT省下更多時間、創造更多加值呢?先前有提到ChatGPT具備對話功能,它能夠學習並記住對話內容並提出關鍵字,以企業行銷來說,公司可以藉由ChatGPT的模型訓練出專屬的客服機器人,在解決客戶問題的同時也達到有效行銷。
由於ChatGPT應用廣泛,也有許多人擔心AI是否將要取代部分內容創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兼經濟學家、風險投資者Paul Kedrosky接受《TechCrunch》採訪也表示:「ChatGPT可能會吞噬整個世界。」不過事實上ChatGPT仍然無法做到批判思維及獨立性思考,或許ChatGPT能夠解放部分重複性工作之勞力,但具有豐富人類文化、情感之內容生成ChatGPT尚未能取代。
為何會掀起AI及矽智財IP等概念股熱潮
隨著ChatGPT話題不斷發燒,帶動人工智能及高效運算相關應用需求,業界雖然看好,但也擔心是否真的能夠帶動CPU、GPU、運算加速器、晶片硬體升級等龐大商業需求。不過根據外資分析師推算,ChatGPT每千萬名DAU(Daily Active User, 日活躍用戶數)所需運算力,將創造6,000顆CPU及2.4萬顆GPU的需求。
而作為全球GPU龍頭大廠同時也是台積電七大客戶之一的NVIDIA,在02月公布優於預期的財報後股價隨之大漲,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對此也表示,這意味著台積電及產業鏈的庫存水位未來將開始下修。但他也表示雖然ChatGPT的爆紅,但其市場尚未完全成熟,若投資人想參與市場應該要找NVIDIA、AMD上下游之受惠企業,避開相關概念股炒作。
投資科技類股時,該注意哪些呢?
全球景氣仍處於尚未明朗的狀態,當證券市場熱絡時,有些投資人為了搶佔先機進場,往往可能會因判斷錯誤而被套牢。另外,以科技類股來說,由於科技產業變化非常快速,所以投資人在初步研究了解該產業個股後,接著於投資時應判斷的是該現況為短期炒作還是長期趨勢。
這部分也可藉由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 波士頓諮詢集團)矩陣分析,BCG矩陣又稱為市場成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主要用來判斷每個事業單位的發展狀況。雖然BCG矩陣多用於集團內部事業評估,但其主要還是在做事業的分類。那若以BCG矩陣來看,目前科技成長型類股多屬於明星(Star)、金牛(Cash Cow)型事業,金牛型事業雖然前景有限,然而卻能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收益。
(圖三、BCG矩陣;圖片來源: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ChatGPT快速攻占生成式AI市場,微軟也投入了大量資金於其中,將它結合到Bing搜尋引擎,雖根據Statcounter數據顯示目前微軟瀏覽器市佔僅10.64%,但不排除未來有機會威脅到Chrome的市佔地位。另外Bankmycell報告中也提到,ChatGPT的網站在電腦、電子及技術類別中流量排名第七名,且該報告也預測2022年至2030年全球聊天機器人市場將以25.7%複合成長率增長,顯然現階段它在BCG矩陣中正由問號慢慢跨入明星產業,市場應用快速成長、市佔率也逐步提升,未來或許有很大的機會成為金牛型事業,不過快速發展使得科技公司也需要不斷投入更多資源研發、創新,這意味著他們可能尚未開始真正獲利。
故投資科技類股時在經過上述判斷後,決定進入市場的您該如何判斷何時是最佳進場時機?買賣的股價是否合理呢?雖然難以準確地預測市場,也無法預知公司未來走向,但我們可以透過閱讀財報、法人說明會介紹去了解企業獲利狀況及未來布局,另外我們也能藉由比較產業個股財務比率去判斷估值。
估值時常用的比率有:本益比(P/E)、股價淨值比(P/B)、股價營收比(P/S),以成長較為快速的科技股來說,較常以本益比分析,並配合毛利率、負債比率以及研發支出占比評估公司整體狀況,不過為了確保得到合理的價格,評價時也並不全然只用單一比率評估,除了考慮比率選用,投資人也需依據股票市場、企業規模去判斷不同市場風險及證券本身的流通性。
結語
科技日新月異,人們對於科技的追求不斷持續,隨著革命性的創新技術出現,我們對於「科技股」的定義也不斷地更新,而科技類股也因其擁有較大成長空間,對於投資大眾來說確實也較具吸引力。但無論科技產業前景再佳,投資前都應謹慎地充分考量、評估,避免因為買在錯誤時點而造成虧損。
資料來源:Demand Sage、Tech Talks、Eyerys、風傳媒、經濟日報、Tech Crunch、今周刊1、今周刊2、Yahoo!新聞、Bankmycell、Windows 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