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共同社)
2023年09月日本傑尼斯事務所被爆出已故創辦人強尼喜多川性侵旗下多名男藝人,儘管社長藤島茱莉景子正式召開記者會道歉,但仍然無法阻止旗下藝人遭受波及,為了抵制傑尼斯,日本品牌大廠朝日集團、日產汽車、摩斯漢堡也火速進行切割,除了品牌代言,就連電視台也同樣受到波及,部分節目由於贊助商及民眾壓力,不得不被終止。面對這樣的狀況,傑尼斯也宣布不抽取藝人及製作公司的酬勞,企圖以這種方式止血,而藤島茱莉景子也為此辭去社長一職,由東山紀之接任。
然而風波持續延燒,近日10月02日新任社長再度舉辦記者會,宣布傑尼斯事務所將於17日式更名為「SMILE-UP.」,專注於受害者的賠償事宜,而經紀業務將分割出去另外成立一間代理公司,將目前旗下有意與新公司一同繼續發展的藝人重新簽約。
難道改名就能夠挽回企業形象嗎?
2021年Facebook宣布改名Meta,表明發展元宇宙的雄心,但同時也被質疑是為了轉移大眾對於當時深陷資安醜聞的焦點。除此之外企業更名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可見更名確實會為企業帶來一些機會,迄今為止今年台灣就已有17間上市櫃公司更改其名稱。企業更名的原因有很多,接下來將為大家分析企業為什麼要改名,以及該策略所帶來的機會與風險。
(圖一、2023年國內上市櫃企業更名對照表;圖片來源: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企業更名的原因?
企業改名大致上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企業主動改名,二是被迫改名。企業主動改名往往是一種策略,最終目的可能是為了使企業整體成長,抑或是提升事業的競爭力。舉個例子,像是大家熟知的可口可樂,當初在進軍中國市場時,就曾因中譯名稱「蝌蚪啃蠟」太奇怪導致銷售滑鐵盧,後來得益於作家蔣彝為其命名「可口可樂」,才使銷量開始上升。
(圖二、企業主動更名之因;圖片來源: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然而企業改名考量的因素繁多,除了上述提到的可口可樂,其他常見原因及案例如圖二。而除了正面的案例,也不乏有反面教材,像是公司藉由企業更名牟取短期暴利的例子──長島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 Corp)這間公司想必讀者也不陌生,在虛擬貨幣飆漲期間,將公司改名為長島區塊鏈(Long Blockchain Corp),使公司股價在短期攀升近300%,然而公司業務仍以飲料銷售為主,後續也沒有真正轉型發展區塊鏈,故更名不到半年就被強制下市,後續甚至還牽涉到內線交易案件。這類的企業更名說白了就是在蹭話題熱度,對公司形象建立或業務策略不一定有實質的幫助。
而另一種被迫改名通常是因為侵權問題所致,像是知名運動品牌New Balance在港台地區稱紐巴倫,然進駐中國市場後才發現,紐巴倫已被當地企業搶先註冊,故不得不改為新百倫,然而更名後卻又碰上同樣的困擾,New Balance還為此付出9,800萬人民幣之鉅額賠償。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亞洲國家較易發生的更名問題,像是命理玄學、文字閱讀不易等奇葩原因。
企業更名後的機會與風險
那在了解企業更名背後的考量,相信讀者可能也會有疑問,難道更名沒有風險嗎?有的,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企業名稱可謂企業的門面,如何稱呼將決定消費者對該企業的第一印象,一旦命名者考量的角度與大眾思考直覺產生太大落差,或該名稱與當地文化產生衝突,亦或是當企業名稱與公司營運不相符時,都有可能造成企業產生極大的損失。下圖為企業更名後的機會與風險分析:
(圖三、企業更名之機會與風險;圖片來源: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結語
在了解企業更名背後可能涉及的考量,回頭看看傑尼斯更名事件,宣布改名確實能稍微轉移大眾對於負面新聞的關注,但作為具有六十多年歷史的企業,該名稱在粉絲心中已不單單只是一間公司的名稱,而是他們無法替代的青春記憶,如今該名稱被蒙上一層醜聞的陰影,改名究竟能否喚回粉絲的喜愛,我們無法預判,只希望在所有事塵埃落定前,傑尼斯能夠如SMILE-UP.這個名字般,找回原本屬於那些受害者的微笑,讓新公司能夠擺脫過去醜聞,以全新的一面展現在粉絲面前。
參考資料:三立新聞網、中央通訊社1、中央通訊社2、INSIDE、Yahoo!股市、今日頭條、The News Lens、草根影響力新視野、Good&Also、風傳媒、今周刊、東京新聞、動區動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