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4 評論
從評價角度解析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一案


(圖片來源:若水數位評價製圖)

 

經過一連串與全球反壟斷監管機構的訴訟案,微軟(Microsoft)終於在2023年10月13日正式以每股美金95元,約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而併購案的交易價格是如何決定的呢?除了雙方的協商之外,評價師也參與其中。在一樁併購案中,評價師所扮演的角色為獨立於交易雙方的第三方專家,主要任務是評估合理的交易價值範圍,而當最後的成交價格落在合理範圍內,則可視為一樁合理的交易案。

 

本文將以評價的角度分析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一案之交易價格,首先,收購案可先從三個大方向來探討,第一,被收購公司是否為上市公司,第二,收購價格決定的時點,第三,收購價格背後隱含的意義。

 

被收購公司是否為上市公司

本案微軟為收購公司,動視暴雪為被收購公司,收購後動視暴雪將成為微軟之全資子公司,原本在NASDAQ上市的動視暴雪(股票代號ATVI)也在2023年10月12日終止交易下市。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13將價值分為三個等級,規範決定價值時應該優先採用的輸入值,其中第一等級輸入值即為活絡市場之報價,以本案來說,此活絡市場之報價即為動視暴雪在NASDAQ之股價,同時也是評價時需要最優先採用的價值。而假設今天微軟收購的並不是上市公司,則會參考第二及第三等級輸入值。

 

收購價格決定的時點

當然,收購價格並不會在收購當天才決定,依收購規模,收購價格決定後,至少需要兩個月以上的合併程序,再者,若又發生其他變數,花費的時間以年計算也不足為奇。而本案不僅是微軟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也是科技界從未有過的巨額併購,又涉及遊戲產業的壟斷,因此全球監管機關都相當關注,使併購案拖延至今。然而,每股美金95元的收購價早在第一次宣布收購的2022年01月18日前就已決定,推測2021年底雙方就已經談好價格,距今已兩年。若假設2021年底為收購價格決定的時點,觀察當時股價(詳細請參考微軟併購動視動視暴雪-搶攻遊戲市場一文),可以發現本案為溢價28%購買。

 

收購價格背後隱含的意義

評價重要參數-控制權一文所述,收購之溢價隱含控制權與綜效之價值,而對比控制權溢價資料庫BVR之統計,本案之溢價屬於偏高者,代表隱含的綜效對於微軟來說頗為重大,其中包含了微軟佈局遊戲產業的雄心壯志。另外,溢價之高低也隱含了雙方談判的籌碼,簡單來說,微軟希望低價買進、動視暴雪希望高價賣出,而強勢的一方勢必獲得利於自己的價碼。

 

2021年07月20日,加州的一間民權機構指控動視暴雪職場有性別歧視與性騷擾之行為,其後便引發一連串的爆料及罷工事件,使得動視暴雪股價從91元跌至57元,跌幅達37%,此事件便可作為微軟的一項談判籌碼,同時也使得動視暴雪在談判的起點就處於劣勢。若是以醜聞爆發前的股價91元計算,本次的收購價格僅溢價4.4%,遠低於評價重要參數-控制權一文中的市場行情,對於微軟來說可以說是相當划算。

 

由此可見,重大負面新聞將可能使公司被迫低價出售股權,而對於握有資金、正尋求併購標的的公司來說,不失為一個難得的機會。然而,為了說服眾多反壟斷監管機構以完成此併購案,微軟也做出了讓步,將動視暴雪目前已發行以及未來15年發行的所有電腦與主機遊戲的雲端版權,同步以一次性的付款條件出售予知名遊戲大廠Ubisoft,這也意味著微軟將失去動視暴雪許多知名作品的獨家版權,且這些作品能夠帶來的獲利將被Ubisoft及其他平台分食。而我們無從得知此一次性付款的價碼為何,使這一樁併購案及其後續對微軟的影響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圖一、動視暴雪之股價與收購相關事件對照圖;圖片來源:若水數位評價製圖)

 

參考資料:SEC華盛頓郵報investing.comXboxEra  

內容底部圖片1
內容底部圖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