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2 研究
由Uber Eats宣布併購Foodpanda一事解析反壟斷法


(圖片來源:若水數位評價製作)

  近年來反壟斷法成為全球經濟的熱門話題,相關法規的立法主旨皆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政府為了防止企業因壟斷市場而違反競爭秩序、濫用市場力而對併購案件有所限制。近期Uber Eats宣布將併購Foodpanda,在兩者均為台灣外送平台龍頭的情況下,此併購案是否會導致台灣外送平台的市場壟斷,以及是否會因違反公平交易法(以下簡稱公平法)而被停止交易,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若完成併購,將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之外最大筆交易金額的併購案

Uber Eats台灣總經理李佳穎在2024年05月14日宣布,Uber (NYSE:UBER)與Foodpanda的母公司Delivery Hero SE(FSE:DHER)已簽署協議。根據該協議Uber將以9.5億美元(約台幣308億元)收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業務。然而,此併購案仍待主管機關核准,且需滿足其他一般常見的成交條件,預計交易將於2025上半年完成。

 

公平會考量該併購案要點

Uber Eats宣布併購Foodpanda台灣業務消息的當日下午,公平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為公平會)發言人──副主委陳志民表示收到事業結合申報後將針對以下四大原則進行併購審核:

  1. 市場集中度
  2. 結合後存續公司的漲價能力
  3. 聯合勾結案行為(聯合行為)
  4. 市場整體效益

同時公平會也指出依目前資料顯示雙方合併後市占率可逾八成,確實將形成獨占市場,但即使併購後會使Uber Eats具有市場獨占地位,也不一定會被公平會認定違法,因為公平法並不禁止經濟體成為獨占的狀態,而是禁止濫用獨占地位的限制競爭行為,公平會也表示審核的要點將會放在併購後對市場競爭所造成之影響。

 

為什麼Foodpanda會放棄台灣外送市場

台灣地區的Foodpanda在2023年創下5.5億歐元(約新台幣188億)的營收,雖然無法得知確切獲利金額,但從本次併購開價9.5億美元得知,台灣外送市場前景仍備受看好,那為什麼Deliver Hero會願意出售旗下品牌表現較好的市場業務呢?推測係因Deliver Hero連年財務虧損,同時Deliver Hero所屬之德國市場近年來面臨烏俄戰爭、能源危機,整體經濟前景堪憂,公司近五年之平均稅後淨損超過歐元20億元,因此才會選擇出售具有潛力且價值較高的台灣地區業務來為集團貢獻資金,用於彌補虧損或發展集團其他業務。

 

過往結合後市佔率較高的併購案件

公平會表示,企業結合是兩面刃,一方面可提升經營績效、有效共享資源及增加競爭力;另一方面,如果是大型企業之結合,也可能會產生市場競爭的疑慮或不利影響,所以公平會對於事業結合案件都會謹慎審查。根據過往併購案件統計,此類對市場較具影響力之併購案件,從買賣雙方對外宣布併購消息到公平會要求補件、最後交易獲得公平會准許,歷時時程約需要一至兩年,所以能否如Uber Eats預期於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易仍受許多未知性因素影響。以下是近年來公平會不禁止其結合,但有條件通過(附帶負擔),以確保結合後「整體經濟利益」大於「限制競爭之不利益」的案例:


表1:近年有條件通過之併購案


(資料來源:若水數位評價整理)

 

當公平會通過事業結合案但結合後存續公司未履行結合承諾,依公平交易法第39條第1項規定,除罰鍰以外另可行禁止結合、要求分設事業、處分股份、轉讓營業、免除職務或其他必要之處分。2024年04月,全聯公司因未履行併購大潤發之結合承諾被公平會重罰新台幣2,000萬元,亦顯示出公平會於同意結合案件後仍會持續追蹤決定書所附之相關條件履行情況。

 

Uber Eats成功併購Foodpanda後

若Uber Eats擁有台灣外送產業的獨占市場,從正向的角度來看,屆時Uber Eats作為唯一的外送服務提供商,將擁有絕對的市場控制權,在不濫用市場力、不違反與公平會協議的結合承諾前提下,可以更具彈性地制定價格策略和服務條件,從而最大化自身利益,同時Uber亦有更多的資源和控制權來提高服務的品質,從而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而另一方面,這種市場壟斷的企業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和風險,首先由於缺乏競爭,獨占企業可能會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對消費者實施價格歧視或提供低品質的服務,從而對消費者造成損害;其次,當市場被單一企業壟斷時可能會阻礙新進入者進入市場(限制競爭),進而減少市場上的創新和消費者選擇性;此外,當市場上只有一家企業時,消費者可能無法享受到在有競爭同業下企業所提供來的價格優惠和多樣化的選擇,而這可能會影響市場的效率和消費者的福祉。

因此當兩大外送平台併購會對消費者、店家、外送員三方都帶來直接性的衝擊時,外界都在猜測Uber Eats在沒有外送平台競爭同業壓力下,很有可能會減少消費者補貼的優惠折扣、調整對商家及外送員的抽成,最後成本仍會轉嫁給消費者,進而損壞了整體經濟利益。以下提供兩項為獨占市場下對消費者較為不利的案例:

  1. 滴滴打車(中國最的大叫車服務業)於2016年收購Uber中國地區業務後,有許多消費者反應乘坐計程車的費用增加了,而司機也覺得公司補貼有所縮減。
  2. 蝦皮購物平台已經成為台灣電商平台市場獨大的廠商,隨後逐年調升手續費抽成,相較於2022年05月的促銷檔期手續費3%手續費+2%金流服務費,到今年已漲至7.5%手續費+2%金流服務費。

如果Uber Eats能夠在台灣外送平台中獲得獨占市場地位,雖然會帶來一些短期的經濟利益,但同時也伴隨著政治和監管風險,以及長期的創新挑戰。因此Uber Eats仍需謹慎考慮這些因素,並在其市場策略中找到平衡。

 

結論

綜上所述,Uber Eats跟Foodpanda是否能成功併購,主要還是依公平會根據併購雙方所提出的結合計畫及合作內容,來評估企業結合後的整體經濟利益是否大於限制競爭之不利益。公平會將根據四大原則進行評估,包括市場集中度、結合後存續公司的漲價能力、聯合勾結案行為(聯合行為)以及市場整體效益。此外,公平會也會考慮結合後對市場競爭的影響,並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制訂結合承諾,以確保結合後的市場仍保持公平競爭行為。

雖然目前本案尚未對公平會提出事業結合申請,但可以預期的是,在結合計畫裡兩家公司將會提出併購後的營運策略和商業計畫,包括如何整合資源、提升服務品質、拓展市場份額等,而這些計畫將成為公平會評估企業結合適當性的重要依據,公平會將根據這些申請文件來判斷事業結合後對市場競爭的影響,以及是否存在濫用市場力、限制競爭的風險,確保市場競爭的健康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不被損害。

參考資料: Uber 新聞稿台視記者會直播維基百科公平會結合案件新聞資料數位時代工商時報  

內容底部圖片1
內容底部圖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