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研究
高登模型的由來與意涵

  高登模型又稱為股利折現法是評價股權價值的一種方法,也是大多數上過投資學的學生都會接觸到的財務理論,其由Gordon, M.J與Eli Shapiro於1956年提出,本文藉由該篇文獻來探討高登模型的由來與意涵。

  Gordon, M.J與Eli Shapiro假設公司以最大化股權價值為目標,並以估計股東要求報酬率的角度出發,股東要求報酬率是股東期望於賣出其持有之股票時可以獲得的報酬率,要計算股東要求報酬率需要未來發放的股利、未來出售股票時機、未來出售時的股價,這些都是我們現階段無法取得的資訊,因此以股利殖利率(當前每股股利除股價)或盈餘殖利率(當前每股盈餘除股價)來做為股東要求報酬率的替代變數。

  然而Gordon, M.J與Eli Shapiro認為以盈餘殖利率(當前每股盈餘除股價)來估計股東要求報酬率是有缺陷的,因為每股盈餘是由公司賺得,而非歸屬於股東的利益流量且無法反映公司未來的成長。而Gordon, M.J與Eli Shapiro認為股東要求報酬率與現時股價及未來期望股利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推導出下列公式:

  在評價上則將此公式進行轉換,並以CAPM為基礎的股東要求報酬率作為k的替代變數,來求得每股價值P。如下列公式:

 

  在高登模型裡,股利是會影響股價的,然而學術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引用吳明儒(88)整理的文獻探討,Miller, M. H. and F. Modigliani(1961)、Higgens(1972)、Miller and Scholes(1978)等支持股利無關理論,原因包括:

 

一. 公司股利不影響公司資金運用,因為公司可藉由發行股票或債券來籌資,故價值應該由未來預期現金流量決定。

二. 投資人可藉由股票交易自行滿足其短期資金需求及再投資需求。

三. 股利收入增加投資人所得稅率。

…等

 

  綜上所述,股利發放是否影響股價,仍有需多探討空間。除了對股價的探討,股利的發放與公司未來成長機會的關係在學術上也有諸多假說,以下引用謝明翰(89)整理的文獻探討,簡單介紹契約假說及訊息假說:

 

一. 契約假說 Jensen(1986)

  因公司組織中是以經理人代理股東經營公司,若經理人是以謀求個人最大利益為目標,則在成長機會少的公司可能會將自由現金流量投資在淨現值為負的投資案或產生特權消費等代理問題,因此應制定股利發放制度,避免公司存在大量閒置資金,當公司有淨現值為正的投資計畫時應以融資或發行新股的方式籌措資金,可近一步降低代理問題。故在此假說下成長機會越少的公司其股利支付率應該越高。

 

二. 訊息假說 Smith and Watts(1992)

  訊息假說則假設成長機會越多的公司,其與投資人間的資訊不對稱會較為嚴重,因此經理人會透過發放更多股利來傳達公司價值的資訊,故在此假說下成長機會越多的公司其股利支付率應該越高。

 

  綜上所述,股利對於公司價值的影響若以不同面向考量會產生截然不同結果,因此評價人員或投資人在以股利折現法衡量每股價值時,應先考量公司歷史財務資料、發展策略、產業趨勢等攸關價值之資訊,以提升衡量之準確性。

 

資料來源:

Gordon, M.J and Eli Shapiro (1956) "Capital Equipment Analysis: The Required Rate of Profit," Management Science, 3,(1) (October 1956) 102-110. Reprinted in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Capital, Glencoe, Ill.: Free Press of, 1959.

Miller, M. H. and F. Modigliani, “Dividend Policy, growth, 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34, 1961, No.4, pp. 411-433.

Higgens, Robert C., “The Corporate Dividend-Saving Decis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arch, 1972, vol. 7, pp. 1531-38.

Miller, H.M. and M. S. Scholes, “Dividends and Tax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 1978, No.4 , pp. 333-364.

Jensen, M.C.(1986), “Agency cost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 pp.323-329.

Smith, C.W. and R.L. Watts(1992),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y set and corporate financing, dividend and compensation policie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2, pp.263-292.

吳明儒,(1999)。公司上市上櫃前後,投資、融資與股利決策交互影響之比較-台灣證券市場之例。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明翰,(2000)。企業成長機會與融資政策、股利政策及高階主管報酬之關聯性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內容底部圖片1
內容底部圖片2